最近科技板块涨得那叫一个欢实,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一年飙升171%,创下历史新高。我那些还在听"专家"分析K线的老同学又坐不住了,天天问我该不该追。看着他们被各路"股神"忽悠得团团转,我就来气——这帮人连最基本的市场定价权在谁手里都没搞明白,活该被割韭菜!
一、AI狂潮背后的资本游戏Wind数据显示,科技TMT指数涨幅超过100%,这哪是什么市场热点?分明是政策与产业革命的双重驱动。但有意思的是,就在普通散户犹犹豫豫要不要进场时,机构早就完成了布局。
我在复旦读金融时就明白一个道理:资本市场就是个大型真人秀,剧本永远掌握在拿钱多的人手里。现在这些AI概念股涨得欢,本质上是因为机构需要它们涨——人家手里握着定价权呢!
展开剩余76%二、专家就是浆糊现在资讯发达得让人头疼,打开手机全是"股市大神"的表演。今天说牛市来了,明天又喊要大跌。这帮人最擅长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得云山雾罩,让你觉得自己智商不够用。
我观察了十几年,发现这些专家就两个套路:
蒙对了就疯狂吹嘘,恨不得把交割单贴你脸上 说错了就开始扯什么"技术调整""价值重估",反正就是不认错说白了,股市就三种走势:涨、跌、横盘。那些动辄几千字的分析文章,连个明确观点都不敢给,不是水平问题,是压根就不想让你看懂!
三、定价权才是王道说到底,股市玩的就是定价权争夺战。没有定价权,你说破大天也没用。而定价权永远在机构手里——哪怕他们有一百个心眼子,最终都得通过交易行为暴露出来。
我大学时就开始用那个量化系统(你们懂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看透了机构的把戏。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技术分析,玩的就是心理战和数据战。
四、机构"锁仓"的猫腻市场波动大时,散户第一反应就是跑路。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你一割肉股价就反弹?这就是机构的"锁仓"战术——通过制造恐慌诱导散户出货,自己却按兵不动。
通过量化数据可以清晰看到:
一级区、二级区:机构活跃,股价易涨难跌 三级区、四级区:机构隐身,股价跌多涨少最妙的是二级区——表面看是在调整,实际上机构根本没走!他们只是降低了交易频率,等着捡你们割肉的筹码呢。
五、血淋淋的案例看看这只股票:2025年1-3月涨了30%,但之前调整幅度超过20%。多少散户在那波下跌中割肉离场?结果呢?完美错过后续上涨!
我用量化系统看得清清楚楚:那波调整分明是"机构锁仓区"。当别人恐慌时,正是逆向操作的好时机。可惜大多数人宁愿相信专家的鬼话,也不愿意看看真实的数据。
六、给散户的忠告现在AI概念这么火,很多人又蠢蠢欲动。但我要说:别急着追高!先搞明白几个基本事实:
机构永远比你快一步 专家的话听听就好 只有数据不会骗人我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散户要想不吃亏,就得学会用机构的视角看问题。而量化数据就是最好的望远镜。
七、回到AI狂潮开头说的那些AI指数涨幅确实诱人,但你要明白:这些涨幅是谁创造的?又是为谁准备的?当普通散户终于忍不住进场时,往往就是行情接近尾声的时候。
记住:在这个市场上,知道"为什么涨"比知道"涨了多少"重要得多。而答案,永远藏在那些冰冷的交易数据里。
声明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分析。部分数据如有疏漏或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方式。谨防有人冒充本人从事非法证券活动。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发布于:上海市大财配资-股票正规平台-配资平台app-正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