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十四五”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范精品城区迈进
9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围绕“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主题,长宁区委书记张伟介绍长宁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张伟说,“十四五”前四年,长宁区实现了“十、百、千、万”的亿量级突破。2024年,长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9亿元,是2020年的1.8倍,“十四五”前四年平均增长7.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8.8%,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以来,长宁聚焦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推动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提升、人民城市建设展现新气象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跨步跃升。“十四五”前四年,实现了“十、百、千、万”的亿量级突破。“十亿”指的是收入增量,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超50亿元增量,年均增量超10亿元,财政支撑发展更加有力;“百亿”指的是楼宇产出,诞生金虹桥国际中心这幢税收“百亿楼”,创下全市商务楼宇的“亩产奇迹”,74幢重点商务楼宇税收贡献净增近200亿元,载体空间利用更加集约;“千亿”指的是产业规模,目前已经形成软件信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租赁商务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牵引作用更加突出,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8%,位居全市第一。“万亿”来源于“数字”特色,全区电商平台交易总额达1.62万亿元,年均增长17.7%,占全市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立足数字经济、航空服务等发展基础,抢先布局产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努力画出经济发展的“第二曲线”。
二是改革攻坚破局立新。积极抢抓大虹桥战略机遇。全力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东虹桥片区税收年均增长13.6%,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比重超40%。持续推进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建设,打造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实体平台。深入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2家,各类总部和研发中心累计达153家。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出营商环境“八张特色牌”,获评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颁发全国首张外商独资购物中心业态综合许可证。建成全国首个健身、教培行业“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守得更牢。
三是科技创新蔚然成势。大力推动科创回归都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响科创“主引擎”。高标准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目前已集聚近900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出黑湖科技、西井科技等一批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与中科院微系统所、硅酸盐所合作成立数字硅巷(上海)孵化器,加大集成电路应用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等全链条科技服务布局,更好服务科技成果率先转化,一步步把“梧桐树下写代码,风貌区内搞科研,咖啡馆里开晨会,烟火气中聊创新”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充分激活全域“创新圈”。建强“宁创”科技金融服务站,设立区属国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启实质性运营,参投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完善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焕新升级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14万余人次,成为促进各类人才灵感自在流淌、创新自然发生的港湾。
四是城市更新活力蝶变。坚持深度、全景更新理念,累计推动实施169个更新项目,让发展动力与宜居魅力竞相迸发。构建集约多元的生产空间。率先开展历史风貌区保护式更新,愚园路、武夷路和上生·新所番禺路入选国家级、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封面级”打卡地,翡悦里、新象限·武夷等一批标志性更新项目相继落成。虹桥开发区入选全市首批商务单元整体更新试点地区。打造宜居安居的生活空间。全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开工精品小区建设472万平方米、完成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13.2万平方米、加装电梯完工超1100台。累计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0余套,推出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全部建成后可提供房源5400余套。焕新绿色共享的生态空间。全面提升苏州河滨水岸线品质,百年校园华东政法大学与百年公园中山公园融合开放,苏州河中环桥下空间改造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推广目录,“苏河超级管”获世界景观专业大奖。整体推进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建设,建成生境花园27座,乐颐生境花园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优秀案例,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打造最美骑行路线,让市民朋友漫步都市就能邂逅“天空之城、绿野仙踪”。
五是民生服务凸显温度。始终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全面铺开“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每年滚动实施“为民办实事”,着力促成四个“有”。第一是老有颐养。全区养老床位达到7411张,万名老年人床位拥有率居中心城区首位。率先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建设街镇全覆盖。第二是学有优教。“活力教育”内涵不断拓展,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落成启用,国际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第三是医有善治。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区,重点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异地迁建等项目,构建“全+专”模式区域特色医联体。第四是劳有保障。积极推进“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建成22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持续提升“楼门口”“家门口”就业服务质效。
六是城区治理广泛参与。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赋能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搭设“直通车”广纳民意民智。持续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打造长宁“1+10”人民建议征集矩阵,创新设立“宁来说”议事坊平台,推动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大力推进“多格合一”网格治理,推出六大专项行动,有效解决地铁无障碍设施改造、油烟扰民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将“治理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善用“绣花针”提升城区品质。推进两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累计竣工14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市政道路架空线全面入地,“绣”出最美天际线。完成15.37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达到建成区总面积的41%。推广智能回收箱、装修(大件)垃圾清运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精品精细的理念逐步延伸到全区每一个角落。
当前,长宁正在加紧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五五”时期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长宁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十五五”规划部署,统筹兼顾“十五五”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迈出新步伐,城区治理现代化结出新成果,坚定向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阔步迈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长宁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上海记者站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梧桐树下写代码,风貌区内搞科研,咖啡馆里开晨会,烟火气中聊创新京报网2025-09-23 11:37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
大财配资-股票正规平台-配资平台app-正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